共 振






曾言



「共振」是相互震盪,但和「共識」、「共鳴」不盡相同,共振除了迴響之外,還要相互激盪,擦出火花,產生力量。

共振有時是自然現象,有時是人為因素。共振有正面,也有負面,許多科學原理是利用共振產生,而南部有科學園區差點為了高鐵共振面臨存廢。

社會共振亦復如此,好的共振如救災、濟貧、愛心活動;一呼百應,一旦有人發起,一傳十,十傳百,很快匯成一股力量,凝聚成河。

負面的共振像雜處、異端、邪教;成群結隊,相處終日,言不及義,對個人、對家庭、對社會不但無益,而且有害。

共振有時是盲目,有時是有心。有人莫名其妙一窩蜂與人「趕流行」,有人則設計讓人走火入魔掉進陷阱。

服過兵役的人都聽說過,部隊有集體夢遊的現象,在睡夢中有人做惡夢說夢話,接著一個接一個,整排整連又吵又叫,但醒來誰也不知始作俑者,更不知所做為何,這應是下意識的共振。

社會的共振有其感染力,有人接受度高,有人接受度低,但無論高或低,都應明辨是非,明辨好壞,明辨福禍。好的共振造福人群,值得盡力;壞的共振傷神費力,傷人害己,不能不察。(選自人間福報)


 


莫葫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